我爱JOY
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——更换先马坦克机箱装机小记
2017-3-7 5ijoy


   去年买的ICE小机箱换掉金河田小机箱,今年用什么来换掉ICE机箱呢,还是小机箱吗?答案是将不在追求小了,而是朝大方向走。今天的主角就是先马坦克雪装标准版。



1包装箱.jpg



2前面板.jpg



很高很大很长。



7顶盖散热网.jpg



金属材质顶盖,覆盖磁吸防尘网,方便卸下来清洗。



14内部上顶.jpg



背面就是可以安装冷排的位置,也可以放2个12cm的散热风扇。



6内部.jpg



ATX Ⅱ 结构也是先马坦克比较提前喊出来的,内部空间确实很宽阔。支持显卡长度达415mm,支持的CPU散热器高度161mm,内部黑化,支持背线走线。



4內寸.jpg



双排布线孔,都有卷边设计,不伤手,正面内部有2个SSD位和2个光驱位也够用了。说实话我是为了用光驱才买的它的。



5后面.jpg



背面还有一个SSD位,附带了一个白色安装架。



9硬盘位托架.jpg



同时,电源仓和硬盘仓都被独立下置,独立风道,硬盘仓带2个硬盘架,可以兼容3.5机械硬盘和2.5硬盘。



8电源位.jpg



电源仓下提供了防尘网,而且还贴心使用了橡胶防震垫,避免电源与机箱的共振。机箱底部采用螺丝固定的塑料件支撑,也有脚垫贴地。



10弯曲不伤手.jpg



后置有1个12cm风扇位,7个PCI位,挡片都可以独立拆卸。可以看到细节之处的弯曲部分都有防伤手设计,是大厂设计风范。



13机箱线材很长.jpg



原厂标配的前置IO接线也很长,方便背线。USB3.0已经成为前置的标配了。



3侧面.jpg



白色款的确实比较耐看哦。



下面是即将拆掉的机箱。



10新旧对比.jpg11新旧对比.jpg



我想说没有对比,就没有伤害!



12旧电脑.jpg



老机箱内部一览。用的是M-ATX主板,相当紧凑啦。



12要换的配件.jpg



这是借这次换机箱要升级的2大部件,安钛克450W电源和玄冰400CPU散热器,都采购自京东,包括这次主角都购于京东。



15电源.jpg



电源到手快有一年了,一直闲置。450W电源能胜任很多显卡平台,何况我现在还用的是E3 +GTX 750TI,上吧。



16电源先装.jpg



先把电源装上电源仓,这安装没毛病。



16拆就机箱.jpg



接下来拆掉老机箱中的主板,先拆掉各种接线,然后拆下显卡,取出主板,为拆CPU风扇做准备。显卡是影驰GTX750TI,先将就用用吧,等段时间再换成10系显卡。



17散热器.jpg



旧的CPU散热器是九州风神冰激凌,换新的玄冰400对比下来,就像大哥跟小弟一样。大哥来了,小弟就要靠边站啦。







18没有档.jpg



这大家伙刚没有碰到马甲内存条,另一边也没压住电容,还算表现完美。



19风扇.jpg



先马的前置留有2个12cm风扇位,我把它给装满。想安装风扇的话,必须要抠掉前面板。坦克的前面板确实贴合得很紧,大力出奇迹才能打开。



20前面板.jpg



而在前面板中发现了一个吐槽点,原本是有一个读卡器的位置,不知为啥被简化了,前面用音频贴牌把它档住了,这点不厚道哦。



21后风扇.jpg



主板装入机箱,发现了一个亮点:后置的风扇位居然是贴心的可调孔位,可以正对着侧吹散热器,加速空气往外排出。



22装机完成.jpg



最后安装好硬盘,光驱,显卡,背板走线模式开启。



25背线.jpg



看着正面机箱和背面灵魂,我想说每个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阴影。



23后面光污染.jpg



开机咯,光污染妥妥的。本次采用3个蓝色LED散热风扇,一个蓝色灯带,唯一点缀红光的是宇惟灯条,略显不协调。



24完整.jpg



放回电脑桌位置,发觉机箱太长了,感觉我要换个电脑桌了。

发表评论:
昵称

邮件地址 (选填)

个人主页 (选填)

内容